地名由來:瓦切,藏語意為“大帳篷”,故而得名。相傳阿昆、桑里兩部落剛遷草地時,把阿西房名(即桑里部落土官房名)的一個大帳篷住地取名瓦切溝,小帳篷住地取名瓦窮溝。
2021年11月,四川省農業(yè)農村廳認定瓦切鎮(zhèn)為四川省第二批鄉(xiāng)村治理示范村鎮(zhèn)。
紅原縣轄鎮(zhèn)。1959年建瓦切鄉(xiāng)屬理縣。1960年劃歸紅原縣,同年紅旗鄉(xiāng)并入,1973年改公社,1984年復鄉(xiāng)。位于縣境北部,距縣城14公里。面積1053.2平方公里,人口0.4萬。原國道213線和瓦(切)松(潘)公路在境內交會。轄日干、德香、色爾永、塘日4個村委會。以牧業(yè)生產為主,產品主要有羊肉,牛羊皮,牛羊毛,牛奶及其加工產品酥油、奶渣等。
安多部落民俗風情村
紅原縣虎頭山安多部落名族風情村位于畢棚溝,緊鄰有游客服務中心,位置優(yōu)越,出行便利。這是一家集住宿、餐飲,休閑為一體的鄉(xiāng)村主題酒店,擁有各式房型客房四十余間,提供無線wifi,24小時熱水供應
歷史沿革:
1949年,屬阿昆、桑里2部落。
1959年,阿昆部落改為紅旗鄉(xiāng),桑里部落改為瓦切鄉(xiāng),屬理縣。
1960年3月,劃歸紅原,紅旗鄉(xiāng)并入瓦切鄉(xiāng)。
1973年,鄉(xiāng)改瓦切公社。
1984年,公社改瓦切鄉(xiāng)。
2012年,撤銷瓦切鄉(xiāng),設立瓦切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