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嘉絨語“腳”即“溝”之意,“卡拉腳”意為象嘴巴一樣的平溝,沿用名。
金川縣轄鄉(xiāng)。1956年置卡拉腳鄉(xiāng),1966年改公社,1984年復鄉(xiāng)。位于縣境東部,距縣府22.4公里。面積203.2平方公里,人口0.1萬。轄布基、麻木都、二普魯3個村委會。二普魯村1991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紅旗單位。農業(yè)主產小麥、青稞、玉米。經濟林木有花椒、核桃、蘋果等。自然資源有貝母、蟲草等中藥材,較有名的珍稀動物有獐、麂、鹿、金雞等。
歷史沿革:
卡拉腳鄉(xiāng)境域舊屬綽斯甲宣撫司。
民國二十四年(1935年),綽斯甲土司改綽斯甲縣,卡拉腳屬之。
民國二十五年(1936年)7月,紅軍北上后,廢縣,恢復土司制。
1955年8月,設卡拉腳鄉(xiāng)。
1966年3月,鄉(xiāng)改卡拉腳公社。
1984年,公社改卡拉腳鄉(xiā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