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包座為藏語“務柯“的譯音,意為包座溝筆直像“槍膛”。因地處深山峽谷的包座河兩側,形似槍膛,故名包座(藏語音譯)。
2023年1月,四川省愛衛(wèi)辦確定包座鄉(xiāng)為2022年四川省衛(wèi)生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。
若爾蓋縣轄鄉(xiāng)。1958年置上包座、下包座鄉(xiāng),1973年改包座公社,1980年復鄉(xiāng)。位于縣境東南部,距縣城40公里。面積1346平方公里,人口0.3萬。轄俄若、達青、嘎子、卓塘、達來5個村委會。屬半農半牧,南部為牧區(qū),北部為農區(qū)。農業(yè)主產青稞、小麥、豌豆、蠶豆。境內是紅軍北上的必經之地,著名的包座戰(zhàn)役殲敵1.2萬。
歷史沿革:
1949年,屬上、下包座2部落。
1958年,改上、下包座2鄉(xiāng)。
1961年,2鄉(xiāng)合并為包座鄉(xiāng)。
1973年,改包座公社。
1980年,公社改包座鄉(xiā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