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明初(約1404年),從山西小興州遷來吳、邵、張、王四姓人家,分居四街(吳家街、邵家街、張家街、王家街),取村名張吳莊。1960年分村時,張家街居北,幫更名為北張莊。
北張莊。人口614人,155戶。耕地821畝。農(nóng)業(yè)種植以小麥、玉米為主。村內(nèi)新建有“兩室”,全村道路全部硬化,完成了低壓線路改造。之前與南張莊村同為一村,后按地理位置劃分為南張莊、北張莊。
北張莊村與南張莊村、北吳家莊村、韋家營村、韓家營村、葛家莊村、西溝河村、東溝河村、李各莊村、大朱莊村、高家莊村、臧官營村、韋家莊村、小王莊村、小朱莊村相鄰。
北張莊村附近有義慈惠石柱、臥龍崗遺址、定興縣清真寺、慈云閣、廣明大師塔、昌利農(nóng)業(yè)旅游示范園等旅游景點(diǎn),有五合窖、定興糕點(diǎn)、玉米面、定興茄子餅、黃玉米、炒代蟹等特產(chǎn),有定興京繡、定興書畫氈制作技藝、定興賢寓調(diào)、定興南大牛村刺繡技藝、黃金臺傳說、定興九曲黃河陣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