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明朝永樂二年(公元404年},劉、楊二氏自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,因村建于小山東麓,故名小山村。
小山鄉(xiāng)西村位于小山鄉(xiāng)政府以南500米處,與東南兩村相鄰,西鄰小山,東部距村1000米處有4家小型養(yǎng)豬廠。全村共有人口1170人,389戶,村莊土地面積3357畝,林地300畝,耕地面積1027畝,水面面積200畝(蝦池)。堿地、鹽場占地2020畝,勞動適齡人口530人,其中長期在外務工20人,16歲以下285人,60歲以上留守260人,本村婦女留守160人,16歲至60歲以下575人。西村兩委班子四人,支部三人,村委三人,交叉任職,現(xiàn)有黨員42人,村民代表1人,紀檢委員1人,現(xiàn)村集體有鹽場兩個,蝦池兩處,果園一個,均承包給個人,現(xiàn)有小學一處,有東西村投資150萬元,建有體育場幼兒園。
小山西村與小山東村、小山北村、小山南村、李良志村、周良志村、孫良志村、曹莊子村、后畢王文村、前畢王文村、山后村、張皮村、趙高村、付莊子村、蔡莊子村相鄰。
小山西村附近有海興濕地、馬騮山火山地質(zhì)公園、海興小山、東漢帝王陵、海興望海寺、七龍?zhí)兜嚷糜尉包c,有魚子魚粉、海興冬棗、海興西瓜、海興小棗、海興苜蓿等特產(chǎn),有西路梆子、傳統(tǒng)盒子燈制作技藝、海興剪紙、海興南鑼劇、海興西路梆子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