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橋村
樂橋村原稱娛樂橋,曾稱吳樂橋,由樂橋、厝溪、大亭三自然村組成。屬潮州市浮洋鎮(zhèn)。距鎮(zhèn)政府西南3.5公里,東界沙溪前隴村,西郊揭陽縣黃西村,南與沙溪仁里村接壤,北與井里相連,地勢(shì)低平,三村均是三面環(huán)溪,境內(nèi)溪流縱橫,通中漓江,有潮汛。聚落呈塊狀,面積0.7l平方公里。泥塑、木雕為傳統(tǒng)工藝。
主村樂橋與大亭同宗,明代由彩塘宏安遷此創(chuàng)鄉(xiāng)。初名娛樂橋,固居吳、黃、藍(lán)、趙、許五姓,吳姓為先,近村有一石橋,敞改名吳樂橋。后吳、黃、藍(lán)、趙四姓外遷而稱樂橋。耕地683畝,屬半帖質(zhì)土,主種水稻、甘茨、黃麻、花生,生柑種植有較長(zhǎng)歷史,泥塑、木雕工藝尤為著稱,刻塑神像更有造詣,人物形象雕琢精致,栩栩如生。民國初年,許欽等10多藝人,先后受聘往潮州開元寺及福建、潮陽等庵寺刻塑佛像,均獲好評(píng)?!?”期間,因大破“四舊”,雕塑工藝停業(yè)?,F(xiàn)能繼承傳統(tǒng)工藝僅10多人,依然為各地聘請(qǐng)雕塑神像。
村處僻遠(yuǎn)清末始有“瑞木學(xué)堂”1個(gè)。轄屬大亭村,距樂橋東0.5公里,與樂橋同宗。明代有大亭一座,村也以此故名。
厝溪村,距樂橋西北0.3公里。先民于明代自沙溪賈里遷此。
樂橋村與深洋村、東隴村、斗文村、花宮村、潘吳村、井里村、橋湖村、桃李隴村、廈里美村、大吳村、庵后村、顏厝村、劉厝村、東邊村相鄰。
樂橋村附近有龍湖古寨、幽谷逸林旅游區(qū)、鳳凰天池、龍湖寨建筑群、鳳翔峽原始生態(tài)旅游區(qū)、鳳南百丈瀑布等旅游景點(diǎn),有鳳凰單叢、潮汕貢菜、潮汕橄欖菜、大吳泥塑、糕餅、潮安茶葉等特產(chǎn),有楓溪瓷燒制技藝、潮彩、潮州鳳凰山畬族招兵節(jié)、楓溪瓷燒制技藝、麥稈貼畫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