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一七三六年前后從山東逃荒來的漢族王,徐兩姓到此定居,村莊位f苔山南麓的龍頭磴子和鍋臍子山兩個山頭之間,形成一個嘴形,故稱山嘴。
一、基本情況
山咀村位于隆化鎮(zhèn)西南部,距縣城2公里。全村總面積12平方公里,現有耕地面積620畝,人均占有率為0.56畝,退耕還林地350畝,山場面積2000畝。所轄2個自然村,5個居民組,290戶,1096口人?,F有黨員37名,其中:女黨員3名,黨員平均年齡為58歲。經過新一輪村兩委換屆選舉,共產生支部書記1名,支委5名;村主任1名,委員2名。該村資源匱乏,集體無經濟收入,農民主要靠外出打工(外出人員80人)、種地和養(yǎng)牛(牛存欄近30頭)維持生計,2011年,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252元,與全縣人均收入4131元相差2879元,現有五保戶2戶,低保戶47人,生活水平較低下。
二、發(fā)展現狀
(一)現狀分析
受地理環(huán)境制約,加之人口居住分散,各自然村與中心村相距較遠,交通、通訊狀況極差。從調查中我們了解到,由于土地貧瘠,基礎設施落后,糧食產量低而不穩(wěn)。2011年人均持有糧食310公斤。村組無任何集體經濟收入。全村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種植業(yè)、養(yǎng)殖業(yè)、第三產業(yè)和外出打工維持生計。全村每年有40余人需要國家民政救濟。全村2011年人均收入1250元,較為貧困。絕大部分農戶不滿足于現有生活狀況,有的苦于找不到致富門路,有的有致富愿望,但受交通、通訊和資金方面的制約無法實現,維持生計就成了他們無奈的、唯一的選擇。
山咀村與啞叭店村、東街村、北街村、榮順村、南街村、下甸子村、下洼子村、缸瓦窯溝村、于家溝村、伊遜河溝村、阿拉營村、西溝村、西溝門村、煤窯村相鄰。
山咀村附近有董存瑞烈士陵園、隆化民族博物館、中關云光洞、茅荊壩國家森林公園、隆化石佛口摩崖造像、張三營地藏寺等旅游景點,有隆化肉牛、隆化大米、承德杏仁、一百家子拔面、隆化山野菜、隆化山杏等特產,有隆化滿族二貴摔跤、隆化中幡、隆化霸王鞭、黃河九曲燈會、八大怪、一百家子撥御面技藝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