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因位于西拉沐淪河北岸而命名?!拔骼鍦S”系蒙古語,“西拉”漢譯為“黃色”,“沐淪”漢譯為“河流”之意,“西拉沐淪”為“黃色的河流”之意。
西拉沐淪蘇木鄉(xiāng)位于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。下轄:
150423200200210蘇吉嘎查村委員會
150423200201220西熱嘎查村委員會
150423200202220好義勿蘇嘎查村委員會
150423200203220哈日杰嘎查村委員會
150423200204220胡日哈嘎查村委員會
150423200205220哈日根臺嘎查村委員會
150423200206220馬宗山村民委員會
150423200207220達林臺嘎查村委員會
150423200208220沙布嘎嘎查村委員會
150423200209220益和諾爾嘎查村委員會
150423200210220布敦花嘎查村委員會
150423200211220家屬村民委員會
150423200212220一村村民委員會
150423200213220二村村民委員會
150423200214220白音高勒嘎查村委員會
150423200215220白音他拉嘎查村委員會
150423200216220哈日巴召村民委員會
150423200217220尚森毛都嘎查村委員會
150423200218220迫毛都嘎查村委員會
150423200219220河北分場村民委員會
歷史沿革:
后金天聰八年(1634),清太宗皇太極在征服察哈爾后劃分蒙古諸部牧地,屬巴林部。
順治五年(1648),清政府設理藩院,在蒙古建旗制,屬巴林右翼旗。
1939年,屬翁根村。
1947年,屬翁根努圖克。
1957年5月,撤翁根努圖克,建益和諾爾蘇木。
1958年11月,建益和諾爾人民公社,駐地毛都。
1964年,在東南部建國營巴林右旗短角牛場,駐地家屬村。
1984年春,更名改建為西拉沐淪蘇木。
同年,益和諾爾人民公社復建為益和諾爾蘇木,并將東北部劃出,建胡日哈蘇木,駐地巴潤蘇吉。
2006年3月,合鄉(xiāng)并鎮(zhèn),將西拉沐淪蘇木、益和諾爾蘇木和胡日哈蘇木合并,組建成新的西拉沐淪蘇木,駐地蘇吉嘎查,沿用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