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以駐地嘎查村得名。清康熙年間在此建村,因當時此地榆樹較多,故名。“海拉蘇”系蒙古語,漢語譯為“有榆樹的地方”。
翁牛特旗轄鎮(zhèn)?!昂@K”系蒙古語譯音,意為“榆樹”。1956年設海拉蘇蘇木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置鎮(zhèn)。位于旗境北部,距旗府54公里。面積739平方公里,人口0.7萬,其中蒙古族0.4萬。赤(峰)海(拉蘇)公路通達。轄浩雅日毛都、烏蘭吉達蓋、海拉蘇、巴彥花、敖包諾爾、呼勒塔拉、散達嘎7個嘎查委員會。以牧業(yè)為主,是旗畜產品主要產地。境內海金山種牛場是培育“中國草原紅牛”的重要基地。鎮(zhèn)境東北有海拉蘇水利樞紐工程。
歷史沿革:
1946年,屬翁牛特旗第二區(qū),1947年,屬翁敖聯(lián)合旗第七區(qū),1954年,第七區(qū)駐地遷至海拉蘇,1956年,建海拉蘇蘇木,屬翁牛特旗,1958年,成立海拉蘇公社,1984年,改為海拉蘇鎮(zhèn),2006年,撤銷格日僧蘇木,并入海拉蘇鎮(zhèn),2012年,從海拉蘇鎮(zhèn)劃出部分區(qū)域,建格日僧蘇木,隸屬翁牛特旗,沿用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