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(jù)傳說,天義昌村始建于未解放前。在村落形成以前,地近靠黃河,河水橫流,水塘沙灘相連,水草叢生,荒無人煙。后期移民中有名李天義昌一人,最先來到此處,見水草連片,水中有魚,便停留在此,搭起高棚落腳捕魚為生。期初捕魚不多,拿去鄰村叫賣換些米糧度日,后來捕魚多了,便有人來買魚販賣。漸漸地他有了些積蓄,舍棄高棚,擇高處造屋定居。鄰村人得知李天義昌勤勞樸實人緣好。愿將女嫁給他,相繼成家。夫婦兩人既耕且漁,生兒育女,其樂融融,儼然成村。后來水域減少,沙灘增多,無魚可捕棄漁務(wù)農(nóng),夫妻兩人種地為生,世世代代在這里生活,他的子孫后代為紀(jì)念他,將村名以他的名字命名,取名天義昌村。自李天義昌立村定居以后,很多人都想來此落戶生活。先后陸續(xù)遷入天義昌村的有30多個姓氏,其中包括同姓異宗者10戶之多。
隨著發(fā)展,村子逐漸擴大,李氏家族是最早居住在這里的人家,李家現(xiàn)有人口500多人。占全村人口的五分之一。隨這時間的推移,于2006年,天義昌村由原來的天義昌村和原和平合并而成,成了展旦召蘇木最大的村,在展旦召蘇木中心,全村共有19個生產(chǎn)合作社,1400戶,總?cè)丝?482人,常住人口881戶,2379人,全村共有黨員70人,總土地面積60平方公里,耕地48000畝,其中水澆地23000畝,經(jīng)濟主要以種養(yǎng)業(yè)為主。如今,天義昌村經(jīng)濟平穩(wěn)的發(fā)展,村中各項事業(yè)向著好的方向發(fā)展。
天義昌村與黃木獨村、建設(shè)村、長勝村、道勞哈勒正村、柳林村、井泉村、海子灣村、福茂城村、展旦召嘎查、沙灣子嘎查、青達門村、賽烏素村、哈達圖村、石活子村相鄰。
天義昌村附近有響沙灣、銀肯塔拉、釋尼召旅游景區(qū)、鄂爾多斯恩格貝旅游區(qū)、吉祥福聚寺(神龍寺)休閑養(yǎng)生旅游區(qū)、昭君城等旅游景點,有風(fēng)水梁獺兔、鄂爾多斯黃河鯰魚、鄂爾多斯黃河鯉魚、蒙古帽子、普氏原羚、蒙古靴等特產(chǎn),有鄂爾多斯古如歌、漫瀚調(diào)、烏審走馬競技、察干蘇力德祭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