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里水原來不叫“里水”,叫“郁水。顧名思義,一是水多:北江支流橫亙里水鎮(zhèn)內(nèi),流入里水的河道多為彎曲,有“九曲十八彎”的說法。二是文人多:明、清年代,里水相繼出1名進士、4名舉人,并興建了3間書院——里水的同聲社學(xué)、豐崗的鳳歧書院、鄧崗的崇正書院,文人學(xué)士多來此講學(xué),里水鎮(zhèn)也成為文化鼎盛之鄉(xiāng),“郁水”就是取郁郁蔥蔥之意。但是“郁水”又是怎么變成“里水”的呢?有一個說法跟羅濛峽有關(guān)。里水有兩個峽,一個是石門峽,一個是水口峽,水口峽又名羅濛峽。里水河朝東南流至水口村,穿過羅濛峽與峽外水口水匯合流向珠江。相傳羅濛峽以南的水稱為“里水”,穿過羅濛峽以北的水稱為“外水”,“里水”之名由此而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