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山村位于社富鄉(xiāng)的東部,距鄉(xiāng)圩鎮(zhèn)15公里,距縣城48公里,全村有45個村民小組,分別是新友、友助、留坑、大眾、新豐、豐志、東園、園豐、大田、永遠、團結、大坑、陂腦、勝利、上山、友愛、沉垇、白石、排上、同心、塘彎、橫坑、中心一、雪竹、付竹、楊梅、上村、龍坑、犁尖坑、寶蓋塕、樟杭、上坪、鴨棲背、中心二、南塘仕、桃樹排、大坵上、太國安、瓜子屳、新屋下、冷水坑、大坵背、麻子坵、竹塘背、杉山背,共1070戶,4957人,耕地2383畝,林地270121畝。九山村的特色產品“九山生姜”,從唐朝開始就是貢品,本草綱目記載“姜溫中散寒,止瀉止嘔”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,具有抗癌的功效,既是良藥又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佐料。
九山,有九座神山,每座山都有一段神奇的傳說,如葫茹寶山的觀音廟,廻龍山的廻龍寺,寒腦的陳公營,躬難洞等。
九山,山多,礦產資源非常豐富,已探明的有金、銀、鉛鋅、螢石礦、稀土礦等。
九山,水資源豐富,現有大灣電站和安前電站。
九山更值一提的是1934年蔣介石對蘇區(qū)進行軍事圍剿,由于敵我力量相差懸殊,實行戰(zhàn)略轉移,進行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征,紅八軍團從澄龍途經九山撤到于得,撤退時在九山祠堂還扎了兩個醫(yī)療所,留守的興勝縣委曾經駐扎在九山的冷水坑組,九山人民為中國的革命斗爭和解放事業(yè),做出了偉大而卓越的貢獻,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八十多名。
九山村與五龍村、廖下村、黃崗村、留龍村、桂江村、溪源村、稠村村、金龍村、雙龍村、東韶村、社富村、橫溪村、鷺溪村、紙幫村相鄰。
信息來源:興國縣人民政府辦公室
九山村附近有三僚風水文化景區(qū)、興國蘇區(qū)干部好作風紀念園、瀲江書院、興國大圣寺、覆笥山、寶石仙境風景區(qū)等旅游景點,有興國灰鵝、興國紅鯉、興國倒蒸紅薯干、興國油茶、四星望月、客家芋子餃等特產,有興國山歌、興國篆刻、興國瑞戲、興國提線木偶、興國魚絲制作技藝、三僚堪輿文化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