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扎科鄉(xiāng)因鄉(xiāng)政府駐扎科自然村而得名,“扎科”為藏語,意為巖石溝。
甘孜縣轄鄉(xiāng)。解放前為霍爾白日土司轄地。1956年置扎科鄉(xiāng),1960年改公社,1983年復鄉(xiāng)。位于縣境西北部,距縣城80公里。面積490.6平方公里,人口0.3萬。通公路。轄大巴卡、仲麥、查多、海拉4個村委會。以牧業(yè)為主,主要飼養(yǎng)牦牛、山羊。出產蟲草、貝母等名貴藥材。境內的桑珠寺,相傳是霍爾地區(qū)十三大黃教寺廟中最后建成的一座。
桑珠寺
扎科鄉(xiāng)境內的桑珠寺,相傳是霍爾地區(qū)十三大黃教寺廟中最后建成的一座。桑珠寺位于甘孜縣城西北部,扎科鄉(xiāng)境內,距縣城80公里,地處雅礱江上游的北岸,有公路相通。桑珠寺是“如愿園滿竣工寺”之意,由霍
歷史沿革:
民國,屬霍爾白日土司。
1966年,設扎科、啊然隆2鄉(xiāng)。
1959年,啊然隆鄉(xiāng)并入昔色鄉(xiāng)。
1960年,劃歸絨壩岔聯(lián)合公社,設扎科分社。
1962年,析置扎科公社。
1983年,公社改鄉(xiā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