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因當時此處居住的人品大多數(shù)為蔡氏,故得名蔡家堡。
蔡家堡鄉(xiāng)位于縣境西南部,距縣府駐地30千米。人口0.9萬,以漢族為主,還有藏族、土族??偯娣e69.5平方千米。轄巖崖、大莊一、大莊二、余家?guī)X、泉灣、東家溝、后灣、關家山、劉李山、上劉家、包劉、馬蓮灘、楊家灣13個村委會。1951年沿舊制設蔡家堡鄉(xiāng),1958年并入西山鄉(xiāng),后歸屬沙塘川公社,1961年分設蔡家堡公社,1983年改設蔡家堡鄉(xiāng)。
歷史沿革:
民國三十八年(1949年)9月,互助縣設立5個區(qū)32個鎮(zhèn),蔡家保鄉(xiāng)由二區(qū)管轄。
1956年10月18日,設立蔡家堡鄉(xiāng)。
1958年5月17日,蔡家堡鄉(xiāng)與五峰鄉(xiāng)合并為五峰公社。
1961年8月23日,由原五峰公社分設五峰、西山、蔡家保3個公社。
1983年4月,蔡家堡公社改為察家保鄉(xiā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