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紅崖子溝鄉(xiāng)因地處山溝,且溝的兩面山峰崖間均為紅色膠土,故名。
紅崖子溝鄉(xiāng)位于縣境東南部,距縣府駐地40千米。人口1.9萬,以漢族為主,土族占總人口的21%,還有藏族、回族。總面積180.2平方千米。轄白馬、小寨、下寨、星家、站家、上寨、擔水路、蔡家、老幼、張家、馬圈、西山、流水溝、蘆草溝、加克、大莊廓、小紅溝17個村委會。1949年沿舊制設上寨鄉(xiāng)、白馬鄉(xiāng),1952年設紅崖子溝區(qū),1957年撤區(qū)設立巴洪、太原、白馬鄉(xiāng),1958年與巴洪、太源、松多等鄉(xiāng)合并成立紅崖子溝公社,1960年歸西寧市平安區(qū),1962年歸屬互助縣,1983年改設紅崖子溝鄉(xiāng)。
歷史沿革:
1949年,沿舊制設上寨鄉(xiāng)、白馬鄉(xiāng)。
1952年,設紅崖子溝區(qū)。
1957年,撤區(qū)設巴洪、太原、白馬3個鄉(xiāng)。
1958年,巴洪、太原、松多等鄉(xiāng)合并成立紅崖子溝公社。
1960年,劃歸西寧市平安區(qū)。
1962年,仍歸屬互助縣。
1983年,紅崖子溝公社改為紅崖子溝鄉(xiā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