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月,鏡湖村被確定為海南省2022年度省級鄉(xiāng)村振興示范村。
2019年6月,鏡湖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(tǒng)村落名錄。
鏡湖村,明初立村時叫萬安村,有世代安康之愿。因村邊芒草遍野,外村人以坡地特征戲稱“芒坡村”。又村北有一明塘,湖水清澈如鏡,并顏名“鏡湖”,鏡湖村因此而得名。鏡湖村毗鄰九所新區(qū),距離鎮(zhèn)政府2公里,共有村民小組14個494戶2226人。
鏡湖村主要以農(nóng)業(yè)經(jīng)濟為主,全村耕地總面積5295畝,水田3177畝,旱地2778畝,主要農(nóng)作物有香蕉、芒果、龍眼、反季節(jié)瓜菜。2015年農(nóng)民年人均收入8600元。村黨支部現(xiàn)有黨員55人;目前,村“兩委”干部共7人,最大55歲,最小28歲,平均年齡40歲,婦女干部1名,大學生村官1名。
鏡湖村歷史文化底蘊濃厚,自古人才輩出。清朝咸豐元年舉人吉大文便出自鏡湖村,他20歲全瓊應試,被稱為“海濱之秀”。咸豐元年(1851年)恩科舉于鄉(xiāng),開二百余年崖州文運之先河,后三上春官不第,例授內閣中書。因父母年事已高,不忍遠離,辭官回家。熱心家鄉(xiāng)教化,積極倡建學宮、書院。1854年居鄉(xiāng)間期,主講樂羅、鰲山兩院,1872與何秉禮等鄉(xiāng)紳倡捐重修崖州學宮(孔廟)。有文才、武略,知州常咨以政務、軍事。他的故事流傳至今,成為鏡湖人教育子女的榜樣。
鏡湖村與龍棲灣社區(qū)、九所村、抱旺村、中灶村、十所村、海坡村、四所村、羅馬村、新莊村、新貴村、赤公村、抱淺村、山腳村、抱荀村相鄰。
鏡湖村附近有尖峰嶺、海南毛公山、鳴鳳谷、尖峰嶺天池、天池旅游區(qū)、久溫塘冷泉等旅游景點,有樂東香蕉、福塘大棚哈密瓜、海南海參、椰子八寶飯、黃流老鴨、椰子等特產(chǎn),有大安剪紙、民族服飾、蝶翅畫、洗龍水、樂東黎族傳統(tǒng)紡染織繡技藝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