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據(jù)道光二年(1822)《以備存查碑》(現(xiàn)存姬莊關帝廟)載:公堂原為地方村名。相傳,該村原為商紂時議事之處,叫宮議堂,簡稱宮堂。后轉稱公堂。明初鹿、張、吳、馬四姓自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,后來形成4條街道,分別稱鹿公堂、張公堂、吳公堂、馬公堂。1961年以前、后公堂稱名,鹿、張、吳三公堂居前,稱前公堂。
前公堂村位于鉅新線衛(wèi)賢鎮(zhèn)北,與鉅橋鎮(zhèn)南接壤,全村共有耕地3938畝,轄1個自然村,13個村民小組,全村有774戶,人口3356人,村集體收入約3萬元。黨員75名,現(xiàn)有村“兩委”干部7人,其中支委5人,村委2人,交叉任職1人。
前公堂村與后公堂村、高營村、山西村、于營村、衛(wèi)李莊村、宋謝莊村、裴營村、李小屯村、南郭莊村、大寬河村、小寬河村、龍口村、裴村村、赫含珠村相鄰。
前公堂村附近有浚縣古城、大伾山、浮丘山、??h興國寺、??h碧霞宮、??h古城墻及文治閣等旅游景點,有??h小河白菜、善堂花生、浚縣大碾蘿卜、??h泥咕咕、浚縣石雕、角場營元宵等特產(chǎn),有廟會(??h正月古廟會)、民間社火(??h民間社火)、廟會(??h正月古廟會)、民間社火(浚縣民間社火)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