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因村位于新安江源頭大、小源河匯合處得名流口村,鎮(zhèn)政府駐地位于流口村,故得名流口鎮(zhèn)。
休寧縣流口鎮(zhèn)位于皖贛交界的率山北麓,新安江源頭的率水之濱。
“率山峰無連界,浙水源來地辟垠?!甭仕鞣辶杉夂0?629.8米,是休寧最高峰,也是錢塘江水系和鄱陽湖水系的分水嶺。東北坡壁立千仞的懸崖上,如白龍出澗般飛瀉而下的汩汩清泉,便是久負盛名的新安江源。而流口則是上承源流、下開先河的新安江源第一鎮(zhèn)。作為源頭第一鎮(zhèn),流口有著無與倫比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境內高山峽谷、河曲洲園、幽花野草、綠樹翠竹、飛瀑流泉、云霧風雨……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巧妙繪制一幅幅“洞澈隨深淺,皎鏡無冬春。千仞寫喬樹,百丈見游鱗”的山水畫卷。作為源頭第一鎮(zhèn),流口有著得天獨厚的豐富資源。境內山高峽深,雨量充沛,有巨大的水利開發(fā)潛能。流口嶺水電站綜合開發(fā)已被列為黃山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。
作為全國第一批獲得國內權威機構頒證的有機茶基地,流口擁有無污染的有機茶園千余畝,年產(chǎn)有機茶2400擔。龍頭企業(yè)“黃山新安源有機茶開發(fā)公司”每年就有600噸有機茶遠銷西歐、日本、俄羅斯等國。
境內擁有動植物960多種,其中白頸長尾雉、梅花鹿、獼猴、水獺、娃娃魚等國家一、二類保護動物近20種;銀杏、香果樹、紅豆杉、華東黃杉等珍稀植物10多種。此外,竹筍、香菇、木耳、葛藤、毛蕨、魔芋、野菜等土特名產(chǎn),更是物饒豐富。
隨著漁瑤公路的開通,商客游人的頻頻光顧,流口這個昔日“一汀草色人稀到,兩岸鶯聲水自流”的世外桃源,如今已成為黃山市首府屯溪連接江西景德鎮(zhèn)的中心樞紐和邊貿重鎮(zhèn)。
鎮(zhèn)黨委、鎮(zhèn)政府審時度勢,提出了“打好新安源牌子、做活有機食品文章、開發(fā)生態(tài)旅游、活躍邊境貿易”的發(fā)展思路。決心在縣委、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,努力營造一個寬松的投資環(huán)境,并莊嚴承諾“別地能辦到的,流口會辦得更好?!?
歷史沿革:
民國時期設流口鄉(xiāng);1949年5月成立流口區(qū),1950年7月改稱第五區(qū);1953年1月復稱流口區(qū);1958年10月實行公社制,流口區(qū)改為光輝人民公社;1961年撤銷大公社,成立流口公社;1983年9月恢復為流口鄉(xiāng),1985年改為流口鎮(zhèn),1992年3月撤區(qū)并鄉(xiāng),撤消流口區(qū)公所,鶴城鄉(xiāng)并入流口鎮(zhèn)。
1993年10月鶴城鄉(xiāng)劃出,流口鎮(zhèn)沿用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