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月,司法部、民政部命名陳山村為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區(qū))。
2022年1月,廣東省鄉(xiāng)村振興局確定陳山村為2021年廣東省鄉(xiāng)村治理示范村創(chuàng)建單位。
2021年12月,廣東省愛衛(wèi)會授于陳山村2021年廣東省衛(wèi)生村榮譽稱號。
2020年12月,陳山村上榜2020年廣東省“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區(qū))”創(chuàng)建單位名單。
2019年3月,第六批廣東省古村落名單發(fā)布,陳山村入選。
陳山村民委員會是雅瑤鎮(zhèn)轄村民自治組織,位于鎮(zhèn)區(qū)北面、距鎮(zhèn)區(qū)4公里。地理坐標東經112°59′北緯22°41′,江沙公路和佛開高速公路縱橫貫穿其境,并在境內設有高速公路出入口,交通方便。南宋咸淳年間(1265-1274年),李姓先祖子周從新寧(今臺山)沖程鄉(xiāng)遷此開村。清屬古勞都,民國時期至建國初屬鶴山一區(qū),1957年并鄉(xiāng)后屬昆東鄉(xiāng),1958年公社化屬雅瑤公社,1983年撤社建區(qū)稱陳山鄉(xiāng),1986年撤區(qū)建鎮(zhèn)稱陳山村民委員會。1990年升格為管理區(qū),1993年鶴山撤縣設市被劃為沙坪控制區(qū)。1999年,理順農村管理體制,由村民直接投票選舉出新一屆村民委員會領導機構。轄陳山、松園、陳山新村、陳山坑4條自然村,6個村民小組,人口3439人,其中外來人口1526人。總面積5640.7畝,其中耕地面積1278畝,魚塘22畝,山塘水庫48畝,坑垌田居多。主種水稻、各類蔬菜,雅瑤的商品蔬菜基地首先在陳山形成。
陳山籍貫華僑、港澳同胞2859人。境內知名人士較多,清代以前有進士、貢生。近代有李鐵夫、李九皋、李學年、李德枝(小坊)李炎才、李稚、李超、李伯紀、李平祝、李文光、李榮忠、李建杰、李海球、李賢貞、李龍眠、李海光等。境內建有鐵夫畫閣(市文物保護單位)、蟹眼泉等景點。1998年10月,自編出版鶴山第一陳山村級史《陳山村史》。每年農歷8月下旬一連3天舉辦群眾性的舞火龍活動,吸引附近成千上萬群眾觀看,成為當?shù)匾淮笫⑹隆?p>陳山村與石湖社區(qū)、黃洞村、古蠶村、隔朗村、古橋村、昆東村、大崗社區(qū)、南靖村、上南村、雅瑤村、建良村、新雅社區(qū)相鄰。
陳山村附近有華僑城古勞水鄉(xiāng)景區(qū)、大雁山、鶴山市博物館、梁贊故居、仙鶴湖、植亭陸公祠等旅游景點,有鶴山紅茶、鶴山粉葛、龍口狗肉、馬頭農家盆菜、古勞銀針、鶴山茶葉等特產,有鶴山獅藝、鶴山古勞偏身詠春拳、白沙茅龍筆制作技藝、火畫扇、崖門海戰(zhàn)流傳故事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