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據傳,元至正十六年(1358年)間,曾氏先祖啟溪(號弘基)從五華河口遷至此,在今汽車站附近設鋪5間,以打鐵為業(yè),最初得名“五間鋪”。后因地理位置優(yōu)越,人口發(fā)展迅速,辦學風氣甚濃,儒學“五經”甚富,遂改“五間鋪”為五經富。
(揭西縣三個中心城鎮(zhèn)之一)五經富鎮(zhèn)地處縣境東北部,東與揭東縣龍尾鎮(zhèn)接壤,西接大洋鄉(xiāng),南連京溪園鎮(zhèn),北和豐順縣埔寨毗鄰,距縣城34公里。面積110.6平方公里,人口4.64萬,有華僑、港澳臺同胞約3萬人。轄2個居民委員會,21個管理區(qū),75個村民小組。
據傳,元至正16年(1358年)間,曾氏先祖啟溪(號弘基)從五華河口遷至此,在今汽車站附近設鋪5間,以打鐵為業(yè),最初得名“五間鋪”。后因地理位置優(yōu)越,人口發(fā)展迅速,辦學風氣甚濃,儒學“五經”甚富,遂改“五間鋪”為五經富。
1949年5月建立龍江鄉(xiāng),后改為新龍區(qū)。1950年2月,南聯,新龍兩區(qū)合并稱南龍區(qū)。1956年建立五經富區(qū),1958年成立五經富人民公社,1983年改稱五經富區(qū),1986年后改稱五經富鎮(zhèn)。
大洋國際生態(tài)旅游度假區(qū)
位于揭西縣五經富鎮(zhèn)大北山區(qū)大洋鄉(xiāng),海撥600~1000米的高山盆地之中。有一條長14公里的盤山公路連結通往縣城河婆鎮(zhèn)的漳公路。是集旅游、度假、休閑、會議、教育為一體的綜合型旅游度假區(qū)。擁有長
歷史沿革:
清代屬藍田都。
民國時期屬揭陽縣第三區(qū)。
1949年5月建立龍江鄉(xiāng),后改為新龍區(qū)。
1950年2月,南聯、新龍兩區(qū)合并稱南龍區(qū)。
1956年建立五經富區(qū)。
1958年成立五經富人民公社。
1965年3月拆出京溪園人民公社。
1976年10月又拆出大洋人民公社。
1983年改稱五經富區(qū),1986年開始改稱五經富鎮(zhèn)。
2003年12月30日,撤銷大洋鄉(xiāng),并入五經富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