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地處大小鍋盔山附近,森林茂密動植物繁多,故名。
寶山鄉(xiāng)位于磐石市市區(qū)西南,毗鄰磐石市郊。地外松嫩平原向長白山脈過度地帶,屬于邱丘陵半山區(qū),年平均氣溫4.15℃,5-9月份降水545mm,無霜期125天左右,4-10月份大于10℃的有效氣溫27℃左右。轄區(qū)內有14個行政村,72個自然屯,總人口3.3萬人,其中,農業(yè)人口2.72萬人,幅員面積241.6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5871公頃,其中旱田3771公頃,水田2100公頃,糧食總產達6萬噸。2003年全鄉(xiāng)國民生產總值22332萬元,農業(yè)總產值8764萬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3434元。202國道貫穿南北,距沈吉鐵路磐石中心站4公里,距大連680公里,沈陽290公里,長春130公里,全鄉(xiāng)115公里的鄉(xiāng)村路已全部修完水泥路,無論任何天氣皆能暢通無阻,通訊業(yè)方興未艾,程控電話裝機已超過三千多部,移動通信已覆蓋了全鄉(xiāng)。全鄉(xiāng)5個村9個屯安裝自來水,安裝有線電視1191戶,占總戶數(shù)的28%。
紙房溝城址
紙房溝城址位于吉林市磐石市寶山鄉(xiāng)鍋盔村鍋盔屯,類別為古遺址。紙房溝城址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歷史沿革:
1898年設屯時為寶山屯。
1914年,為一警區(qū)寶山村。
1945年,屬細林區(qū)。
1949年1月,轉八區(qū)(太平區(qū))。
1958年9月,改稱寶山公社時,將公社設在寶山村。
1983年12月,改稱寶山鄉(xiāng)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