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仁鎮(zhèn)東信村地處境域北部,全村土地117公頃,人口988人。明末清初由壽光縣移民遷入此地。
東信遺址俗稱“大王之墓”,位于村南200米處,南臨古沙河500米,距商河縣城15公里。東信遺址周邊面積20000平方米,現(xiàn)遺址高出地面4.9米,南北長30米,東西寬27米。土質(zhì)呈淺灰色,自1958年以來,專業(yè)人員多次考察,從遺址上選檢出土的器物有青銅器、石器、蚌器、陶器等。其中較完整的有青銅劍一把,劍身長34厘米,寬4厘米,劍把殘有3.7厘米;殘雙翼式銅劍鏃一個;殘石刀一把,通體磨光呈橢圓形,刃部鋒利;殘蚌刀一把;陶器多為夾砂紅陶和灰陶,火候較好,紋飾分粗、細繩紋兩種,可辨認的器物有豆柄、鬲足等。經(jīng)專家考證,遺址文化層堆積情況,底層為晚商文化,厚1.8米;中層為春秋戰(zhàn)國文化;上層為漢唐文化。該遺址為晚商延緩至秦漢時期的村落遺址,被確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東信村與古城村、懷仁村、耿家村、東風(fēng)村、全家村、西信村、朱家村、三皇廟村、孟家村、馬家村、卜家村、東李隆堂村、王爾茂村、西李隆堂村相鄰。
東信遺址
東信遺址(晚商至漢唐村落遺址)位于懷仁鎮(zhèn)東信村南200米處,南臨古沙河500米,距商河城15公里。現(xiàn)存遺址高出地面約4.9米,南北長30米,東西寬27米,面積810平方米,約為原址的三分之一
信息來源:東莞市人民政府
東信村附近有東信遺址、商河鄉(xiāng)村綠洲、濟南現(xiàn)代農(nóng)業(yè)觀光示范園、秧歌古村景區(qū)、北緯37°康旅示范小鎮(zhèn)、金玉梁園景區(qū)等旅游景點,有商河大蒜、商河老粗布、商河彩椒、瓦西黑皮冬瓜、商河黑皮冬瓜、沙河蓮藕等特產(chǎn),有鼓子秧歌、商河鼓子秧歌、花鞭鼓舞、鼓子秧歌、濟南羽毛畫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