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(lái):因里村為該街道所管轄,故借以為名,取名里村街道。
里村街道位于江西省景德鎮(zhèn)市珠山區(qū)東部,西臨皖贛鐵路。面積4.3k㎡,人口32868人。管理鐵路、前街、電廠留守處、新峰巷、竟成嶺、八卦山、羅家塢、馬鞍山、慶安、維裕、陶雨等10個(gè)社區(qū)、1個(gè)家委會(huì)。辦事處駐馬鞍山北嶺。南河流經(jīng)東緣注入昌江。皖贛鐵路縱貫?zāi)媳?,景德?zhèn)火車站和汽車站設(shè)此。
[代碼]360203003:~001新峰巷社區(qū)~002陶雨社區(qū)~003竟成嶺社區(qū)~004慶安社區(qū)~005鐵路社區(qū)~006馬鞍山社區(qū)~007前街社區(qū)~008羅家塢社區(qū)~009八卦山社區(qū)~010維裕社區(qū)~011電廠留守處家委會(huì)[沿革]1949年后分屬市郊區(qū)、竟成鄉(xiāng)、郊區(qū)辦事處、東郊公社,1979年改今名。1997年,面積4平方千米,人口2.2萬(wàn),轄陶機(jī)、后山、宇宙、曙光路、八卦山、東二路、新峰巷、水泥廠、船倉(cāng)里、前街、方家山、站東、馬鞍山、羅家塢、鐵路、老鴉灘、童街、后街18個(gè)居委會(huì)。街道辦駐馬鞍山路127號(hào),距區(qū)政府2.3千米。歷史沿革:
轄地清代屬浮梁縣興西鄉(xiāng)里仁都;1911-1949年屬浮梁縣里仁鄉(xiāng);1949年5月屬景德鎮(zhèn)市郊區(qū);1953年,屬景德鎮(zhèn)市第四區(qū)竟成鄉(xiāng);1958年,屬竟成公社;1963年,屬市郊區(qū)辦事處;1966年,屬東郊街道;1969年,屬東郊公社革命委員會(huì);1970年3月14日改名為里村街道革命委員會(huì);1979年3月30日,里村街道革委會(huì)改稱里村街道,地名沿用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