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9月,浙江省愛衛(wèi)辦公布芝堰村為2021年度浙江省省級健康村。
2019年12月,芝堰村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(xiāng)村名單。
2017年12月,芝堰村被命名為2017年浙江省3A級景區(qū)村莊。
2016年7月,浙江省政府批準芝堰村為第五批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(zhèn)名村。
2014年11月,芝堰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(tǒng)村落名錄。
芝堰村Zhiyancun位于鎮(zhèn)政府駐地以北8000米。村民委員會駐芝堰而得名。地屬丘陵,區(qū)域面積7.47平方公里,耕地575畝,山地10534畝,水面100畝。轄芝堰、花墩2個自然村,11個村民小組,479戶,1542人。以種水稻為主,兼種茶葉、茭白、西瓜。以冷水茭白為特色產(chǎn)品聞名。村中九堂一街為明清筑群,市級文保單位。芝堰Zhiyan村民委員會駐地。村前有一條芝堰,宋時曾筑有堰,村以溪堰得名芝堰。10個村民小組,337戶,1459人?;ǘ誋uandun位于村民委員會駐地以南500米。以土墩而得名。地屬丘陵。1個村民小組,28戶,67人。
蘭溪市黃店鎮(zhèn)芝堰村與建德相鄰,距蘭溪市區(qū)20公里。西北與建德交界,屬半山區(qū),千里崗山脈,左右群山環(huán)抱,山清水秀,村東為東山,西面為伏虎山,南面為大片良田,北邊為芝堰水庫,流水溝渠貫穿整個村落。芝堰村為古時金華、蘭溪、壽昌、嚴州(今建德)諸府縣之間的交通要道,過往商旅眾多,商貿(mào)繁盛。據(jù)《芝溪陳氏家譜》記載,芝堰村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間,陳氏后裔陳悌于淳熙四年(1177)遷居建邑山口(今芝溪芝堰)。至今已有830年的歷史。明早、中期建孝思堂、衍德堂,使芝堰村初具規(guī)模。明嘉靖年間《陳氏大成譜》編制完成。明代中、后期又增建世德堂、濟美堂、承顯堂、懷德堂及大量民居和部分商店、客棧。清代繼續(xù)增建善述堂、成志堂、光遠堂、重修了光裕堂。民國初年重建承顯堂。嚴婺古驛道貫穿南北,為嚴州通往金華的交通要道。整個村形以“筆墨紙硯”做象征,全村一水環(huán)村。古建筑數(shù)量達到50多處。1985年6月13日,公布為蘭溪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。1997年8月29日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2006年5月25日,由國務(wù)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。2006年白露山——芝堰公布為浙江省風景名勝區(qū)。
芝堰村與三泉村、三峰殿口村、朱家村、上包村、王家村、佳澤塢村、大塢陳村、劉家村、余糧山村、上唐村、桐山后金村、慈源村、黃店村、肥皂村相鄰。
芝堰村附近有諸葛八卦村、六洞山(地下長河)、浙江浙能蘭溪發(fā)電有限責任公司、蘭溪通洲橋、祝宅祝氏宗祠、楊東海紀念館等旅游景點,有蘭江蟹、匯潭甘蔗、蘭溪枇杷、蘭溪楊梅、蘭溪小蘿卜、蘭溪蘭花等特產(chǎn),有黃初平(黃大仙)傳說、蘭溪攤簧、三伏老油傳統(tǒng)釀造技藝、祭祖習俗(諸葛后裔祭祖)、諸葛村古村落營造技藝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