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字房位于鎮(zhèn)政府西南2.3公里。始建于明朝燕王掃北時(shí),由河南、山西移民而至,由于住房低矮破舊,故取名矮子房,村中以沈姓、王姓為多。清朝嘉慶23年(1819年)沈姓沈鳳集,科考中文舉,出任保定府廣宗縣主簿為正九品,后改名奶字房沿用至今。解放前民間曾流傳著一句諺語奶字房兩頭長,除了大廟無民房。村街面積5488.9畝,村址面積527.6畝,共有415戶人家,1922人,黨員38人,主要以種植業(yè)為主要經(jīng)濟(jì)來源。
奶字房村與趙各莊村、東三更生村、王瑪村、穆莊村、南順民屯村、高辛莊村、馬家務(wù)村、北順民屯村、剛其營村、東京村、南漢村、炊莊村、興隆莊村、芒店一村相鄰。
奶字房村附近有廊坊市文化公園、廊坊自然公園、金豐農(nóng)科園、文明中華園、東方大學(xué)城、廊坊市人民公園等旅游景點(diǎn),有萬莊鴨廣梨、廊坊熏肉、河北蜜瓜、廣陽金絲小棗、固安柳編等特產(chǎn),有東尖塔音樂會(huì)、炊莊高腔戲、南王力村高蹺會(huì)、李派太極拳、高蹺會(huì)、冀中笙管樂·南漢村音樂會(huì)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