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脈張
相傳大約在300年前,原名“爛麥張”,其來歷是:在東北地有一口古井,里面有一個(gè)泥鰍精,每逢村里曬麥子它就會興風(fēng)作浪,一股黑煙升上天,立即就會下大雨,使麥子爛掉。有一年村里來了一道士,想一法子,讓村民把麥子攤開,泥鰍精一出來,就命人把井口蓋上,泥鰍精回不到井里就干死了。從此,村民的麥子再也不會被雨淋了,就把村民改成了“來麥張”,到1987年,由村民代表商議又改成了“來脈張”。建村時(shí)只有400來口人,100多戶,以王姓為主,其他姓氏有:張、崗、李?,F(xiàn)有人口937人,243戶,5個(gè)村民組,耕地面積1055畝,村莊占地面積365畝。
來脈張村與觀街村、婁莊村、紡車劉村、王莊村、大段村、李晉莊村、油坊陳村、韓莊村、楊林村、英王村、伍汲橋村、邰莊村、齊莊村、劉莊村相鄰。
來脈張村附近有南街村景區(qū)、臨潁小商橋、臨潁胡橋景區(qū)、陳星聚紀(jì)念館、黃龍濕地公園、臨潁文廟大成殿等旅游景點(diǎn),有漯河麻雞、臨潁大蒜、王崗鎮(zhèn)小辣椒、玉皇大蒜、繁城牛肉、臨潁五香牛肉等特產(chǎn),有雙人旱船舞、雙人旱船舞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