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因興建大朝山電站而得名。
位于云縣東南部,距縣城75千米。境內(nèi)最高海拔3427米,最低海拔768米,政府駐地海撥1580米,立體氣候較為明顯。東憑瀾滄江以景東縣永秀鄉(xiāng)隔江相望,西南與臨滄縣邦東鄉(xiāng)毗鄰,東北與栗樹、糯灑鄉(xiāng)接壤,北與大寨鄉(xiāng)相連,西靠大雪山。居住有傣、白、壯、拉祜、布朗、哈尼等民族。2000年境內(nèi)下轄文物、紙山箐、大朝山、坡頭、龍?zhí)?、邦旭、蒼蒲塘、昔元、背陰寨、蒿子壩10個村民委員會,80個村民小組,124個自然村,3577戶農(nóng)業(yè)戶,總?cè)丝?0436人,其中農(nóng)業(yè)人口15310人。全鎮(zhèn)總面積198平方千米,29.7萬畝,其中林地4.4159萬畝,村莊、道路3.15萬畝,茶園0.5971萬畝,0灌木林2萬畝,荒山18.35萬畝,河流、池塘1.05萬畝,耕地12.316萬畝。年平均氣溫17℃,年降雨量1900毫米。
歷史沿革:
民國二十八年(1939年),屬丹山鄉(xiāng)(今大寨鎮(zhèn))。
1951年,屬第四區(qū)(大寨區(qū))。
1957年,合并文物鄉(xiāng)。
1961年,成立中公社,1962年,分為大石、昔元和邦旭公社(屬大寨區(qū))。
1969年,改大隊(屬大寨公社)。
1973年,分出成立大石公社。
1984年,成立大石區(qū)。
1988年,成立大石鄉(xiāng)。
1993年12月,成立大朝山西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