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“沙蘭”,為滿語“撒刺爾”的音譯,漢譯為“股子皮”,即曬皮木架子。早年此地多產(chǎn)獐狍野鹿。
寧安市轄鎮(zhèn)。1947年設境泊縣四區(qū),1948年為寧安縣六區(qū),1956年分設沙蘭、八家子兩鄉(xiāng),1958年兩鄉(xiāng)合并改沙蘭公社,1962年析建三陵公社,1984年置沙蘭鄉(xiāng),1985年建鎮(zhèn)。位于市境西北部,距市府45公里。面積2015平方公里,人口2.2萬。通公路。轄治安、永明、長安、新富、進榮、爾站、樺樹、二道溝、木其、王家、和勝、臥龍泉、三塊石、閻家、王豆坊、井城、小荒地、青龍山、雞蛋石溝、老虎洞、同心21個村委會。鄉(xiāng)鎮(zhèn)企業(yè)有制油、鐵木、建材等廠。農(nóng)業(yè)主產(chǎn)小麥、玉米、大豆。
歷史沿革:
明代設撒刺爾衛(wèi)(轉(zhuǎn)稱沙蘭)。
清初是寧古塔城通往吉林烏拉官道上的沙嶺站,后改稱沙蘭站,隸屬寧古塔將軍管轄。
清末,屬寧安府管轄。
民國初期,為寧安縣沙蘭鎮(zhèn)鄉(xiāng)。
1928年改設沙蘭鎮(zhèn)。
1933年劃為第七區(qū),設沙蘭鎮(zhèn)保。
1939年改設沙蘭村。
1945年屬第三自治區(qū)管轄。
1947年5月,劃歸鏡泊縣管轄,為第三區(qū)。
1948年8月鏡泊縣并人寧安縣后,改為第六區(qū)。
1955年4月,改稱沙蘭區(qū)。
1956年5月,設置沙蘭中心鄉(xiāng)。
1958年9月,與八家鄉(xiāng)合并改稱沙蘭人民公社。
1962年3月,將三陵一帶劃出成立三陵人民公社。
1984年4月,沙蘭人民公社改為沙蘭鄉(xiāng)。
1985年5月,改設沙蘭鎮(zhèn)。
名稱沿用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