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此地原為老碼頭,稱舟口,著名哲學家周敦頤在此講學,將舟口更名為周子鎮(zhèn),又名周口,故名。
以原相如鎮(zhèn)建設南路社區(qū)、東風路社區(qū)、下河街社區(qū)、磨子西街社區(qū)、磨子東街社區(qū)、筆架山社區(qū)、龍角山社區(qū)、三灣堰社區(qū)、青龍街社區(qū),以及馬兒梁村、小泥溪村、牛毛漩村、中堂村、毛壩子村、雙河口村、青高村、七里半村、堂房村、熊家梁村、敖家溝村、彭家溝村、龍角村、木橋溝村所屬行政區(qū)域為周口街道行政區(qū)域,周口街道辦事處駐紅旗路77號。
周敦頤(1017-1073),宋理學家。原名敦實,后避宋英宗諱,改名敦頤,字茂叔,宋真宗天禧元年(1017)生,道州營道縣(今道縣)人。晚年居廬山蓮花峰下,筑室講學,取營道故里濂溪命名為濂溪書堂,世稱濂溪先生。父輔成,曾任賀州……周敦頤詳細信息++
歷史沿革:
明正德(1518),設舟子口市。
清道光三年(1823),改為周口鎮(zhèn)。
光緒二十年(1894),更名州口。
1913年,設周口鄉(xiāng)。
1933年10月,紅軍在此設周口區(qū)蘇維埃、周子鎮(zhèn)、周口鄉(xiāng)蘇維埃政權。
1942年,分設周口鄉(xiāng)、清溪鄉(xiāng)。
1952年10月,建立城關鎮(zhèn),城郊設周口鄉(xiāng)和清溪鄉(xiāng)。
1957年起,為蓬安縣城駐地。
1958年10月,保留城關鎮(zhèn),合并周口鄉(xiāng)、清溪鄉(xiāng)成立紅旗公社。
1961年,分設清溪公社、紅旗公社。
1981年8月,城關鎮(zhèn)更名為周口鎮(zhèn)。
2002年10月,將周口鎮(zhèn)管轄的9個社區(qū)居委會及城郊7個村劃出,成立相如街道辦事處,為縣委、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,周口鎮(zhèn)單設。
2006年6月,合并相如街道辦事處、紅旗鄉(xiāng)、白玉鄉(xiāng)、清溪鄉(xiāng)建立相如鎮(zhèn),鎮(zhèn)人民政府駐紅旗路77號。
2019年10月,撤銷相如鎮(zhèn)設相如、周口兩個街道辦事處,將原相如鎮(zhèn)所轄37個村(居)劃歸新設立的相如街道辦事處;將原相如鎮(zhèn)所轄23個村(居)劃歸新設立的周口街道辦事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