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劉營行政村位于鄉(xiāng)政府南 1.5公里 處。北聯(lián)張莊行政村,南鄰王樓行政村,東隔老龍溝與王祠堂行政村相望,西面與溧河鋪鎮(zhèn)熊油坊行政村相接,距縣城東 15公里 。
建置沿革
1958年屬溧河公社為張劉營大隊。1975年屬龍?zhí)豆鐬閺垊I大隊。1984年屬前高廟鄉(xiāng)為張劉營村委會。村委駐地為張劉營村,轄張劉營一個自然村。明萬歷年間,張姓從-縣遷居今村東 500米 處,始名張家莊。崇禎初年梁姓亦由-縣遷此南邊,名稱梁宅。清康熙年間,合稱張梁營。不久,劉、王兩姓相繼搬入,后梁姓衰敗,劉姓昌盛,改稱張劉營。1975年洪水后,與左溝同時西移合并成一村,仍名張劉營。村長 1.2公里 ,寬 3公里 ,面積3.1平方公里。
行政區(qū)劃、人口民族
2007年村委轄1個自然村,8個村民小組,400戶,1681人。全部為漢族。村計劃生育率99%,綜合節(jié)育率100%,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‰以內??側丝谥校W以下文化程度14%,中學文化程度81%,高中文化程度3%。有張、劉、王、左、馬、梁等姓氏。
自然狀況
張劉營村位于老龍溝西側,鴨灌四分干東側,旱能澆,澇能排。地勢北高南低,漢王路從村中心穿過。老龍溝沿岸是沙質黃壤土,其余均為粘土。其中黃壤土占耕地面積10%,粘土占90%。植物資源有蒲公英、車前草、蒼耳、蒺藜等,黃金藤是本村特產。6個漁塘沿村東自北向南分布。
主要經濟狀況
建國后,百廢俱興,農村經濟得到不斷發(fā)展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,生產力進一步解放,經濟建設進入快車道。1978年,全村工農業(yè)總產值36.4萬元,其中農業(yè)產值28萬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103元。1993年全村工農業(yè)總產值298萬元,其中農業(yè)產值156萬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988元。2007年,全村完成工農業(yè)總產值3812萬元,其中農業(yè)產值1181萬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2836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