樟崗村為革命老區(qū)基點村,1979年成立樟崗大隊,1985年7月改稱村委會。村委會原駐地樟崗村,原轄樟崗、寶嶺里、李陳、蘇山、牛路岔、巖頭、家潭頭7個自然村,設6個村民小組,168戶,626人,居民以黃姓為主,通用閩東方言北支咸村霍童平話。樟崗老村由于當地樟木較多,且村坐落于“石龍山”腳下山崗處,故名。老樟崗肇基于元朝末年,位于咸村鎮(zhèn)西南部18公里處的深山中,位置在蕉城,屏南、周寧三縣區(qū)交界處。因地處偏僻,交通不便,2005年由省供銷社掛點扶貧,開展造福搬遷工程,全村集體遷址咸村鎮(zhèn)區(qū)石排洋樟崗新村安置點。樟崗村耕地面積637畝,林地面積19753畝。村民經濟收入主要靠農業(yè)和林業(yè),農產品主要為水稻、甘薯、竹筍等。樟崗村林地廣闊,森林資源豐富,但由于老村轄區(qū)交通至今仍不便,無法充分開發(fā)林木資源。
樟崗村與王宿村、車盤村、棗嶺村、梅臺村、梧桐村、高際頭村、南門樓村、碧巖村、茶廣村、樟源村、光夏村、芹村村、梅山村、川中村相鄰。
樟崗村附近有九龍漈風景名勝區(qū)、鯉魚溪、陳峭古村、周寧滴水巖、林公忠平王祖殿、周寧般若寺等旅游景點,有官司綠茶、官司云霧茶、周寧高山馬鈴薯、甘薯粉條、泥鰍面、魔芋粉條等特產,有周寧鯉魚溪護魚習俗、寧德霍童線獅、壽寧北路戲、四平戲、畬族小說歌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