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龍壩鎮(zhèn)因原區(qū)人民政府駐竜巴村得名,龍壩是“竜巴”的譯寫演變,系漢字譯寫的傣族地名。
龍壩鄉(xiāng)位于縣境東部,地處東經(jīng)101。2l’-102。04’,北緯23。12’-23。23’,海拔在800~1976米之間,面積267平方千米。清代屬他郎德化里,民國21年(1932)屬墨江縣第七區(qū),民國28年從第七區(qū)劃出,設(shè)龍壩鄉(xiāng)。1949年改稱龍壩區(qū),1958年稱龍壩公社,1984年又改為龍壩區(qū),1988年改為龍壩鄉(xiāng),主要為哈尼族居住。
歷史沿革:
清代時(shí)期,屬他郎德化里。
民國二十一年(1932年),屬墨江縣第七區(qū)。
民國二十八年(1939年),從第七區(qū)析出置龍壩鄉(xiāng)。
1949年,改為龍壩區(qū)。
1958年,改龍壩公社。
1984年,又改龍壩區(qū)。
1988年,改龍壩鄉(xiāng)。
2008年,龍壩鄉(xiāng)的壩利村民委員會(huì)劃歸雅邑鄉(xiāng)。
2012年12月,撤銷龍壩鄉(xiāng),設(shè)置龍壩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