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郊納,布依語音譯,“郊”是頭之意,“納”是田之意,意為田頭上的寨子。
2023年3月,郊納鎮(zhèn)被認定為第十二批全國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鎮(zhèn)(茶)。
2020年7月,全國愛國衛(wèi)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郊納鎮(zhèn)為2020年國家衛(wèi)生鄉(xiāng)鎮(zhèn)(縣城)。
在望謨縣東北部。面積113平方公里。人口1.42萬,其中布依、苗等民族占43.6%。轄23村委會。原名郊朗鄉(xiāng)。1950年更名郊納鄉(xiāng)。1953年增置油停鄉(xiāng)。1958年撤鄉(xiāng)并入樂旺公社。1962年析建郊納、油停公社。1984年復置2鄉(xiāng)。1992年合并置郊納鄉(xiāng)。鄉(xiāng)境多為山地,土多田少,石灰?guī)r廣布。產油桐籽、茶葉。有小學15所。鄉(xiāng)人民政府駐地郊納,在復興鎮(zhèn)東北27公里。人口200,有漢、布依、苗等民族。海拔1070米?!敖技{”系布依語譯音,意為田頭上的寨子。
歷史沿革:
民國二十九年(1940年),望謨建縣后屬第四區(qū)長田聯保。
民國三十一年(1942年),建郊朗鄉(xiāng)。
民國三十二年(1943年),屬蔗香區(qū)署樂郊鄉(xiāng);同年10月,設郊朗鄉(xiāng)。
1951年后,屬第三區(qū)。
1954年7月,屬第二區(qū)。
1957年3月,屬麻山區(qū)。
1959年,建立公社,屬麻山區(qū)。
1962年,建郊納公社和油停公社。
1966年4月,水秧公社并入油停公社。
1984年8月,郊納、油停2公社分別改鄉(xiāng)。
1991年12月,油停鄉(xiāng)并入郊納鄉(xiāng)。
2013年6月,撤銷望謨縣郊納鄉(xiāng)建制,設置郊納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