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(lái):公元1670年(清康熙9年),寧姓自山東逃荒至此立莊,當(dāng)?shù)厝朔Q其侉子,取名侉子莊。后覺得不雅,該稱和平莊。
和平莊村行政區(qū)域總面積4.23平方千米,戶籍人數(shù)1538人。距離大巫嵐鎮(zhèn)政府6公里。有3個(gè)自然村,均建于清代,村部設(shè)在和平莊。東至楊樹窩鋪村,南至蛤子汀村,西至東趕河子村,北至雹神廟村。
和平莊村與核桃溝村、蛤子汀村、磨石溝村、秦木溝村、東趕河子村、陳臺(tái)子村、羅杖子村、雹神廟村、大院村、孫杖子村、張莊村、大獅子溝村、張家溝村、李杖子村相鄰。
和平莊村附近有祖山、桃林口水庫(kù)、青龍黃金溶洞景區(qū)、老嶺旅游風(fēng)景區(qū)、梨花節(jié)、“農(nóng)家樂(lè)”旅游等旅游景點(diǎn),有杏仁粥、青龍甘栗、青龍板栗、青龍枸杞、青龍安梨、青龍水豆腐等特產(chǎn),有青龍猴打棒、青龍皮影戲、青龍滿族寸子秧歌、昌黎地秧歌、孟姜女故事傳說(shuō)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