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因駐地村向來土層深厚土壤肥沃,糧食自給有余,故而得名余坊。
將樂縣轄鄉(xiāng)。1958年建紅旗公社,1961年析建余坊公社,1984年改鄉(xiāng)。位于縣境北部,距縣城57公里。面積142平方公里,人口1萬。省道下甘線過境。轄隆興、余坊、馬嘶、瓜溪、周厝、余源、洋源、張都、朱嶺頭9個村委會。農業(yè)主產(chǎn)水稻、毛竹。鄉(xiāng)鎮(zhèn)工業(yè)有森工、礦產(chǎn)開發(fā)。
歷史沿革:
宋代為儒林保,明清時期,境內有隆興、張源都和隆集都部分村。
1934年廢閭鄰,推訂保甲制,境內設隆興聯(lián)保,屬第三區(qū)署。
1939年,設隆興鄉(xiāng)。
1941年5月仍設隆興鄉(xiāng),屬第二區(qū)署。
1950年3月設余坊、隆興鄉(xiāng),屬第五區(qū)。
1952年8月屬第六區(qū)。
1954年12月屬大源區(qū)。
1957年9月改屬萬安區(qū)。
1958年10月設余坊大隊,屬紅旗公社。
1959年9月屬萬安公社。
1961年10月設余坊公社。
1984年9月公社改制設立余坊鄉(xiāng),轄9個村55個村民小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