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1月,福建省愛衛(wèi)辦命名赤墓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(wèi)生村。
赤墓村系三明市尤溪縣湯川鄉(xiāng)所在地一行政村,地處戴云山脈北部山區(qū),北緯26°7′,東經118°6′。南靠溪濱村,北依溪尾湖山,東毗陽星村,西與丘山村隔溪相望。距尤溪縣城56公里,省城138公里,距京福高速洋中互通口20公里。赤墓村有土地面積12601畝,耕地面積1601畝,林地面積9653畝。
村落面積2.8平方公里,全村均是漢族,由卓、張、陳三個姓氏組成。主要分布在大村(張氏)、洋頭(卓氏)、赤墓(卓氏)、無邊洋(陳氏)、無邊寨(陳卓氏)五個自然村,9個村民小組。人口864人(其中男484人,女380人),近200戶,勞動力572人,其中勞動力轉移308人。
赤墓村全境屬高山盆地地形,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,中間十里平疇,四周山峰連綿起伏,山清水秀、景致如畫。年平均氣溫18℃,冬春兩季云霧繚繞,猶如仙境,給優(yōu)質茶葉的生產帶來了優(yōu)越的天然條件。盛夏時節(jié),氣候涼爽,更是消夏避暑的好去處。
赤墓村地處湯川洋腹地,田疇平坦,土地肥沃,高山海洋季風性氣候形成了赤墓特有的氣候特點,也造就了赤墓特有的經濟特征:一是茶葉種植在這里有天然的優(yōu)越條件,目前佳銘茶葉公司已落戶我村,因地制宜,大力發(fā)展鐵觀音等優(yōu)質茶葉。近年來,野生茶葉價格一路看好,其中以大村的普濟茶為最,普濟茶入口微苦,之后甘甜爽口,味香清純,令人心曠神怡(關于普濟茶當地還有一段美麗的神話傳說)。二是無公害反季節(jié)蔬菜種植正逐步形成一定規(guī)模,也形成了幾大品牌蔬菜:茭白以其個大、肉白、入口脆的特點,在全國的茭白種植中獨占鰲頭;荷蘭豆遠銷香港、日本等東南亞國家。三是連綿的戴云山脈充沛的雨量,10512畝的山場就是一片綠色寶藏,豐富的林木儲量自不必說,山中更有各種獨具風格的山珍佳肴,小徑竹(筍)、苦筍、苦蕨等已成為人們的搶手貨。2008年農林牧漁總產值1250萬元,工業(yè)總產值368萬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4547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