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“廣中路”系該轄區(qū)內主要道路名稱。
2023年1月,廣中路街道被命名為2022年度上海市安全發(fā)展和綜合減災示范社區(qū)。
2020年4月,廣中路街道被命名為2018-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區(qū)。
廣中路街道,是中國上海虹口區(qū)下轄的一個街道辦事處,東鄰魯迅公園,西隔俞涇港與閘北區(qū)相鄰,南到東寶興路,北達汶水東路。廣中路街道面積2.89平方公里,常住居民11萬余人,辦事處設在同心路127號。虹口足球場以及軌道交通樞紐虹口足球場站均在轄區(qū)范圍內。
-【歷史】
清雍正二年(1724年)起,地境屬寶山縣依仁鄉(xiāng)。宣統(tǒng)二年(1910年)隸江灣鄉(xiāng)。民國17年(1928年),隸上海特別市江灣區(qū)。民國34年,隸上海市第十七區(qū)(民國36年更名北四川路區(qū))。解放后,隸北四川路區(qū)第一接管專員辦事處。1950年后,改為第四冬防辦事處、第四派出人員辦事處。1955年5月,建立廣中路街道辦事處。1960年,廣中路街道辦事處撤銷,屬天通庵街道辦事處。1964年天通庵街道辦事處撤銷,成立廣中路、同心路兩個街道辦事處。公園坊(西江灣路476弄)24號是魯迅于民國21年8月捐款設立的“野風畫會”舊址。
東體育會路7號曾稱“重光堂”。八一三事變后,曾先后設過日本特務機關對華特別委員會和梅機關,是日本策反-政要,籌建和操縱汪偽0的謀略機構。
-【行政區(qū)劃】
廣中路街道轄:西江灣第一、西江灣第二、商業(yè)一村、商洛小區(qū)、廣中新村、廣中新村第二、廣中新村第三、友誼新村、友誼新村第三、廣靈新村、新虹、靈新第一、靈新第二、金屬新村、同心路、同濟、何家宅、八字橋、柳營路、黃山路、恒業(yè)路、華昌路、橫浜路、株州24個居委會。-【教育】
民國26年前,地境內先后開辦持志大學、上海法科大學、上海商學院、愛國女中和粵東中學等??箲?zhàn)勝利后,暨南大學一院遷入。解放后,1949年創(chuàng)辦上海俄文專修學校(今外國語大學)。接管的上海商學院,于1950年改名為上海財政經(jīng)濟學校(今財經(jīng)大學)。1978年,開辦復旦大學分校(1983年改上海大學文學院)。1993年,地境內有上海外國語大學、上海財經(jīng)大學分部、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等3所高等學校。有7所中學、6所小學、5所幼兒園。另有上海南湖銀行職業(yè)學校、虹口區(qū)工讀學校、區(qū)文化館、街道圖書館和剪紙、門券、報紙等私人收藏館等。
地境內還有上海軍事體育俱樂部、上海市射擊運動學校及虹口區(qū)青少年體校,它們先后培養(yǎng)出一批優(yōu)秀運動員,曾奪得世界冠軍30多個,破世界紀錄40余次。1989年,福利工場殘疾人唐志華在亞太地區(qū)特奧運動會田徑賽上奪得金牌4塊
歷史沿革:
地境原系近郊,抗日戰(zhàn)爭前在其西北部為一片農(nóng)田和13個自然村,有關家灣、劉家橋、屈家橋、周家宅、全家巷、侯家宅、東窯、粵明村、西窯、邱家宅、楊家宅、陸家宅、馬家宅等村落。
“一·二八”、“八·一三”日軍兩次侵華戰(zhàn)爭,將此間自然村大都放火燒為灰燼。
美好的村落變?yōu)閴炆?、公墓、臭水浜和村民搭建棲身之地的簡易棚屋,一片凄涼景象?/p>
嗣后,日軍又在此將“五卅烈士墓”炸毀,并圍地四百余畝建造了一個“八玄園”公園,園內建造石塔一座,塔頂安置銅質貔貅一只,俗稱“麒麟塔”,以紀念侵華戰(zhàn)死海軍陸戰(zhàn)隊官兵。
抗戰(zhàn)勝利后,改建為大華農(nóng)場,間或種植少量麻類和花木。
解放后,前后劃為長征機械廠,后改名航空發(fā)動機廠等一些企事業(yè)作為新建工廠、學校場所。
建國初期為北四川路區(qū)第四辦事處所轄。
1955年分為廣中路、八字橋、花園路三個辦事處。
1960年由八字橋、廣中、花園路一部分(鐵路以西)合并為天通庵辦事處。
1964年10月天通庵辦事處一分為二,以各自所在主要路名命為同心路與廣中路兩街道。
1996年6月,撤銷廣中路街道、同心路街道建制,建立新的廣中路街道。
2004年6月,東江灣路以東,大連西路以南,虹口足球場北側圍墻以北,魯迅公園西側圍墻以西區(qū)域劃歸歐陽路街道管轄;西體育會路以東,沙涇港以南,大連西路以北,華敏大廈以西的上海外國語大學區(qū)域劃歸曲陽路街道管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