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“半淞園路”系轄區(qū)內主要道路名稱。半淞園原為近代歷史名園,1918年由邑人姚伯鴻將原沈家花園擴建而成,園林主人取唐代詩人杜甫“剪取吳淞半江水”詩句之意,意即贊江水之多,園林景色之美。
2020年4月,半淞園路街道被命名為2018-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區(qū)。
2018年5月,半淞園路街道被命名為2016-2017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區(qū)。
黃浦區(qū)半淞園路街道地處黃浦區(qū)最南端,東至陸家浜路;南至黃浦江;西至江邊路、高雄路、制造局路;北至陸家浜路。轄區(qū)面積2.87平方公里,現有22個居民區(qū),戶籍3.56萬戶、常住人口10.2萬人,有80%以上的居民居住在配套住房內,是典型的聚居區(qū),也是2010年中國上海世博會園區(qū)館區(qū)組成區(qū)域。
歷史沿革:
1955年境內設有保安路、清流街、高昌廟、制造局路4個辦事處。
1957年合并為保安路、清流街2個辦事處。
1958年合并為保安路辦事處。
1960年被列為籌建城市人民公社試點,同年7月更名為半淞園路街道。
1988年劃入原屬斜橋街道的6個居委會轄區(qū)。
2000年7月,隨黃浦區(qū)、南市區(qū)“撤二建一”改隸黃浦區(qū)。
2007年4月,董家渡街道撤銷,所屬8個居委會轄地劃入。
地名沿用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