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沖村位于片區(qū)東南,地處頭沖河與義豐河在東里河口分流處,每逢洪水,頭沖堤圍首當其沖,歷史上常有沖毀之險,故名頭沖村。光緒三十三年(1907年)樟林鄭氏田園被沖毀遂于該處筑堤,并建村守水,改名樟南鄉(xiāng);1950年與觀一、南社合稱觀平村,1961年拆觀平村,復稱頭沖村。全村住戶401戶,人口1630人,黨員35人,支委5人,村委3人,交叉1人;土地面積1361.90畝,耕地面積645.80畝。2007年村經(jīng)濟總收入1343萬元,集體收入19.6萬元,農(nóng)民人平收入3402元。村民姓氏以鄭姓為主。
村西南有古寺水仙庵,建于宋明時期,有僧人10余員,煙火頗盛,1983年四填頭沖河時,因寺址居于堤下而被平整。1991年由潮汕名僧定根法師動員海內(nèi)外僧侶及僧徒投資于原址重建,1994年開光。
頭沖村與西洋村、塘西村、石丁村、新隴村、南畔洲村、月窟村、南社村、石頭坑村、新興街村、明德村、龍?zhí)洞濉⒑用来?、和洲村、觀一村相鄰。
頭沖村附近有前美古村、陳慈黌故居、名賢余氏家廟、德華民俗文化公園、樟林天后圣母廟、樟林古港等旅游景點,有橄欖菜、酸咸菜、鹵鵝、東里豬腳飯、豬頭粽、樟林鼠曲粿等特產(chǎn),有澄海蜈蚣舞、澄海燈謎、潮陽英歌、潮陽剪紙、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