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,宮莊子村有324戶、780人;其中農(nóng)業(yè)人口691人,非農(nóng)業(yè)人口89人;村民小組15個(gè),兩委班子成員5人,后勤11人;集體土地590畝,上年度集體收入334萬元,村民的收入來源主要靠工資性收入為主。村中較大的家族有王姓家族和宮姓家族。
一、村名來源
明永樂年間,有宮姓由山西省洪洞縣遷至靜海縣城居住三代,于弘治年間(1488~1505年),再從靜海遷至此地定居,并以宮姓建村,故名宮莊子并沿用至今。
二、文化
清代晚期,宮莊子幾乎家家都繪制楊柳青年畫,主要是為炒米店年畫作坊作畫。王學(xué)勤一家三代從事年畫行業(yè)。祖父王貴銀、父親王文明都是繪畫能手,以畫《大過新年》、《合家歡樂》、《龍生虎奶》等題材著名。
王學(xué)勤精通楊柳青年畫制作技術(shù),自幼跟著父親王文明學(xué)藝,很快畫藝嫻熟,并能刻畫板。
宮莊子村與家賢里社區(qū)、小甸子村、杰盛里社區(qū)、西琉城村、田麗社區(qū)、知景瀾園社區(qū)、家興里社區(qū)、南趙莊村、古佛寺村、四季花城社區(qū)、薛莊子村、翠景園社區(qū)、東琉城村、京福里社區(qū)相鄰。
宮莊子村附近有楊柳青古鎮(zhèn)、石家大院、天津水高莊園、天津熱帶植物觀光園、精武門·中華武林園、天津希樂少兒休閑旅游區(qū)等旅游景點(diǎn),有石頭門坎素包、沙窩蘿卜、盤山蓋柿、耳朵眼炸糕、白汁銀魚、冬筍蝦卷等特產(chǎn),有楊柳青木版年畫、津門法鼓·掛甲寺慶音法鼓、京東大鼓、評(píng)劇、林亭口高腿子高蹺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