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因駐地魏店村而得名。
魏店鎮(zhèn)位于秦安縣城北50公里處,西連通渭縣,北、東接靜寧縣,南鄰本縣郭嘉鎮(zhèn)、安伏鄉(xiāng)。鄉(xiāng)政府駐地魏南村?!?p>全鄉(xiāng)共有33個行政村,108個村民小組,132個自然村,總戶數(shù)6549戶,其中農(nóng)業(yè)戶數(shù)6267戶,總?cè)丝?3492人,其中農(nóng)業(yè)人口32556人,非農(nóng)業(yè)人口936人,人口密度241人/平方公里。屬隴中黃土高原西部梁峁溝壑區(qū),梁峁起伏,溝壑縱橫。南北長14.6公里,東西寬9.7公里,北高南低。最高山為高高山,海拔1880米。主要河流為顯清河,源于通渭縣吉川鄉(xiāng),全長58.5公里(魏店鄉(xiāng)境內(nèi)11.5公里),向南匯入葫蘆河。氣候條件屬隴中溫帶半濕潤氣候,有夏熱無酷暑,冬冷無嚴寒,冬干夏濕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特色。年平均氣溫10.1℃,最熱月(七月)平均氣溫22.4℃,最冷月(一月)平衡氣溫-3.4℃。年平均降雨量501.5mm。有干旱、暴雨、冷雹、低溫、霜凍等自然災(zāi)害。土壤土質(zhì)以黃綿土為主,有少量的紅禳土和黑壚土,全鄉(xiāng)土地總面積135.23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為93630畝,其中川地2010畝,人均占有土地6.06畝,人均耕地2.80畝。主要糧食作物有冬小麥、玉米、洋芋,其次為糜子、谷子、豆類等,經(jīng)濟作物有胡麻、油菜籽、果類、蔬菜等。其中蘋果、梨較為有名。
歷史沿革:
西周時,為羌戎地區(qū)。
秦時,屬隴西郡。
漢時,屬天水郡成紀縣。
唐時,屬隴右道秦州隴城縣(后并入成紀縣)。
北宋慶歷五年(1045年),屬陜西路秦州雄武軍隴城寨;治平四年(1067年),屬陜西路秦州雄武軍雞川寨。
金正隆二年(1157年),屬鳳翔路秦州雞川縣。
元至元七年(1270年),屬陜西行中書省鞏昌總帥府秦州秦安縣。
明時,為陜西布政司鞏昌府秦州秦安縣至善里。
清康熙時,為甘肅省直隸秦州秦安縣至善里興寧鎮(zhèn);乾隆時,始稱魏家店鎮(zhèn)。
民國元年(1912年)后,屬秦安縣為第四區(qū)、第三區(qū)。
1952年8月,改為秦安縣第七區(qū)。
1955年11月,為秦安縣魏店區(qū)。
1961年8月,為秦安縣魏店管理區(qū),轄魏店、興龍、梨樹、伏峽4公社。
1965年4月,為魏店公社。
1983年,改為魏店鄉(xiāng)。
2015年,撤鄉(xiāng)設(shè)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