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因境內有明弘治年間布政司都事錢如畿建造的錢家橋,故得名。
樅陽縣轄鎮(zhèn)。1984年設錢橋鄉(xiāng),1992年由錢橋、官青、石馬3鄉(xiāng)合并設立錢橋鎮(zhèn)。位于縣境西北部,距縣城41公里。面積87.9平方公里,人口5.7萬。樅(陽)廬(江)公路穿境。轄錢橋、洪莊、旺圣、新埠、老埠、朝陽、新化、同心、馬塘、洪灣、集和、桂花、井莊、柏楊、府君、宣莊、石馬、光明、唐灣、大塘、埠山、姚灣、尚書、十字、鄒崗25個村委會。工業(yè)有農機修配廠、糧油加工廠、木器廠等。農業(yè)主產水稻、油菜子。有雙壙、鰱魚地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。
歷史沿革:
1949年設有錢橋鄉(xiāng)。
1958年公社化時為紅旗人民公社錢橋管理區(qū)。
1961年為錢橋人民公社。
1984年為錢橋鄉(xiāng)。
1992年2月為錢橋鎮(zhèn),名稱沿用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