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德厚鎮(zhèn)因鎮(zhèn)人民政府駐德厚街而得名,為“德行厚道”之意。
德厚鎮(zhèn)位于文山市西北部,距省會昆明市280公里,距文山市區(qū)50公里,東接紅甸鄉(xiāng)、馬塘鎮(zhèn),南連薄竹鎮(zhèn),西接蒙自市老寨鄉(xiāng)、鳴鷲鎮(zhèn),西北與硯山縣阿舍鄉(xiāng)、平遠鎮(zhèn)接壤,是昆明至文山至國家級口岸——天保的必經之地,蒙文硯高速公路途經鄉(xiāng)鎮(zhèn)、省道“210”線(平文二級公路)貫穿境內,是文山市面向昆明市的北大門。全鎮(zhèn)轄14個村委會96個自然村143個村小組,居住著漢、壯、苗、彝、回、傣等6個民族7998戶41207人(含外來流動人口);總國土面積321.37平方公里,有林地11960公頃、耕地23.75萬畝,是文山市國土面積最大、土地資源最豐富的鄉(xiāng)鎮(zhèn);境內地勢西南高、東北低,海拔在1381—2264m之間;年平均氣溫16.7℃,年平均降雨量807—1000mm;森林覆蓋率達36%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,境內有全州第一個黨支部——灑戛竜黨支部舊址,云南省第一支少數民族革命武裝——小塘子游擊隊遺跡等紅色旅游文化。
歷史沿革:
清朝時期,德厚鎮(zhèn)境域分別屬樂龍、安南2里。
1949年前,為德厚鎮(zhèn)及樂農鄉(xiāng)。
1958年,為德厚公社(并劃樂詩沖、期路古鄉(xiāng)為樂詩沖公社,劃馬塘區(qū)的樂農鄉(xiāng)入此區(qū))。
1963年,與樂詩沖合并改為德厚區(qū)。
1971年,以奈黑公社并入。
1979年,劃拉白沖大隊及湖海大隊的云峰、托嘎2村入國營回龍農場。
1984年,又劃回文山縣,仍屬德厚區(qū),分別為拉白沖、云峰2鄉(xiāng)。
1984年,改區(qū)。
1988年,改德厚鄉(xiāng)。
1999年,鄉(xiāng)改德厚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