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因境內有筼筜湖,故名。原為筼筜港,昔日有大八景“筼筜漁火”,為廈門大八景之一;如今每當夜色降臨,環(huán)筼筜湖周邊變化閃爍的霓虹路燈、高樓燈光與波光瀲滟的湖水相映襯,構成廈門二十名景之一的“筼筜夜色”。筼筜得名有幾種說法:一是港灣沿岸種植大竹子,名筼筜竹,港灣因名筼筜,有篁津宮;一說宋代朱熹登臨仙岳山,見港灣形狀似竹子,故名;一說港灣向東延伸,灣東諧音筼筜。
2021年2月,福建省2018-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(zhèn)社區(qū)名單出爐,筼筜街道上榜。
思明區(qū)筼筜街道辦事處成立于1983年4月,轄區(qū)范圍東起嘉禾路,西至東渡路,南接湖濱南路、松柏路,北靠仙岳山、狐尾山,總面積9.5平方公里,總人口19.4萬,轄15個社區(qū)居委會。
筼筜街道自然環(huán)境優(yōu)越。轄內山湖環(huán)抱,花木映襯,有風光旖旎的仙岳山、狐尾山、白鷺洲和筼筜湖,“筼筜漁火”是廈門“八大景”之一。
-機構簡介
筼筜街道是廈門市政治、金融、文化的中心城區(qū)。轄內有市委、市人大、市0、市政協(xié)等黨政機關,集中了大量黨政、文化、新聞、金融、保險等機關企事業(yè)單位和中介服務機構。2008年,筼筜街道經濟繼續(xù)保持快速、穩(wěn)定增長,7項主要指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度指標,其中完成生產總值38.8億元,比增7%;實現(xiàn)財政總收入10.5億元;引進內資14.68億元,實際到資10.61億元,實際利用內資8.89億元,完成年度指標的127.65%、171.13%和185.21%;合同外資5497萬美元,實際到資1627萬美元,完成年度指標的166.58%、108.47%。
-榮譽稱號
近年來,街道先后獲得“全國民政工作全優(yōu)街道”、“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(qū)”、連續(xù)三屆省級“文明單位”、“廈門市社區(qū)建設示范街道”、“廈門市平安街道”等多項榮譽稱號。一個以湖命名的美麗城區(qū),一個以實力鑄就的中心街道——筼筜街道,它是光彩奪目的,居家、餐飲、休閑、娛樂……它是繁華興盛的,經濟、社會、文化……乘著新一輪跨越式發(fā)展的東風,筼筜街道在筼筜湖區(qū)域這片金土地上快馬加鞭,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,盡情書寫著快速成長的輝煌。轄區(qū)內高樓林立,高檔寫字樓密集。如何充分利用這個優(yōu)勢,進一步發(fā)展壯大樓宇經濟,是筼筜街道經濟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。為此,街道對重點商務樓宇進行了全面調查,進一步完善商務樓宇企業(yè)信息資料庫。實施專人負責制,對新辦企業(yè)免費提供辦理手續(xù)一條龍服務,筼筜街道力爭做好樓宇企業(yè)服務工作,以高質量服務贏得客商。到2006年底,街道樓宇經濟已具備較大規(guī)模,僅轄內官任社區(qū)就有商務樓宇9棟,入駐企業(yè)315家,營業(yè)收入達75億元,納稅額約2.25億元。展是第一要務。在廈門市新一輪跨越式發(fā)展浪潮中,筼筜街道搶抓機遇,攻堅克難,全力打造一流經濟強街,為街道各項事業(yè)的全面發(fā)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。筼筜街道代碼350203009
轄15個社區(qū):~007_西郭社區(qū)、~008_四里社區(qū)、~010_檳榔社區(qū)、~016_湖光社區(qū)、~017_一里社區(qū)、~021_振興社區(qū)、~023_蓮岳社區(qū)、~029_岳陽社區(qū)、~033_嶼后西社區(qū)、~038_育秀社區(qū)、~043_仙閣社區(qū)、~051_金橋社區(qū)、~055_嶼后社區(qū)、~057_官任社區(qū)、~065_仙岳社區(qū)。
歷史沿革:
上世紀70年代建西堤筼筜港灣變成筼筜湖,80年代沿岸灘涂紅樹林、筼筜竹變成湖濱東西南北中路、廈禾路、筼筜路等,成為廈門市政治金融中心,1983年筼筜湖沿岸設立筼筜街道,沿用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