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苗兒灘鎮(zhèn)因境內原苗新和團結大隊交界處的河灘上,有一形狀似貓的大石頭,洪水再漲也沒淹過此石貓,因而得名貓兒灘,后演化為苗兒灘得名。
苗兒灘鎮(zhèn)位于龍山縣城南部82公里,東連靛房鎮(zhèn)、他砂鄉(xiāng),南接隆頭鎮(zhèn),西交賈市鄉(xiāng),北鄰洗車河鎮(zhèn)。民國時期屬隆道鄉(xiāng),1950年為四、六區(qū)。1956年為苗市鄉(xiāng),1958年成立苗市公社,1984年撤公計建鄉(xiāng),1990年撤鄉(xiāng)建苗兒灘鎮(zhèn)??偯娣e158.61平方公里,稻田715公頃,旱土183公頃。有1個居委會和撈車、樹比、黎明、六合、紅光、民族、補州、八吉、金星、星火、苗兒灘、民主、東風、馬熊溝、苗寨、磚火坪、西砂湖17個村,5000戶,21145人。系土家族聚居鎮(zhèn)。最高海拔1047.1米,最低海拔242米。撈車河流穿全境,河畔多沖積平原。林以松為主,經濟林以水果為主。有中學1所,衛(wèi)生院2所。是土家織錦發(fā)源發(fā)。
惹巴拉土家古村
在土家語中,“惹巴拉”意即“美好和美麗的地方”。惹巴拉土家古村寨景區(qū),位于龍山縣苗兒灘鎮(zhèn)的撈車河,由撈車、惹巴拉兩自然村寨和梁家寨組成,屬于苗市商周文化大遺址的一部分。惹巴拉集結了眾多的土家
歷史沿革:
清朝時期,苗兒灘鎮(zhèn)境域屬撈車里、坡腳里。
民國時期,屬隆道鄉(xiāng)。
1950年,為龍山縣第四區(qū),第六區(qū)。
1956年,撤區(qū)并鄉(xiāng)合署為苗市、新生2鄉(xiāng)。
1958年,兩鄉(xiāng)合建為苗市人民公社。
1984年,撤公社建鄉(xiāng)。
1987年,撤鄉(xiāng)建苗兒灘鎮(zhèn)。
2005年10月,行政區(qū)劃調整,與鳳溪鄉(xiāng)合并成為苗兒灘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