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相傳,明代前即有該村,原名“大名咯塔”。明“燕王掃北”后,村址東移于此。時村西曾有一“官道”,為南九省上京之通道。明、清時均在此地設(shè)驛站(即,傳遞公文,換馬歇腳之所),南接順德府,北達正定府,為一古十里鋪點。緣此,明代改“大名咯塔”為“大凝鋪”,后又為“大寧鋪”。至清道光年間,為避帝諱,復(fù)為“大凝鋪”。民國元年(公元)啟用“大寧鋪”至今。
大寧鋪村位于尹村鎮(zhèn)中部,現(xiàn)有人口2218,耕地面積約為3000畝,黨員68名,村主導(dǎo)產(chǎn)業(yè)為蔬菜種植和運輸業(yè),現(xiàn)在其境內(nèi)有兩個大規(guī)模冷庫,四個運輸場地,五個中小型企業(yè)。
相傳,明代前即有,原名“大名咯塔”。明“燕王掃北”后,村址東移于此。時村西曾有一“官道”,為南九省上京之通道。明、清時均在此地設(shè)驛站(即,傳遞公文,換馬歇腳之所),南接順德府,北達正定府,為一古十里鋪點。緣此,明代改“大名咯塔”為“大凝鋪”,后又為“大寧鋪”。至清道光年間,為避帝諱,復(fù)為“大凝鋪”。民國元年(公元1912年)啟用“大寧鋪”至今。
大寧鋪村與王村村、彭村村、田村村、大霍村、東尹村、北小霍村、東侯村、西尹村、東良村、西良村、前良村、后良村、染紅村、霍莊村相鄰。
大寧鋪村附近有邢臺地震紀(jì)念碑、邢臺地震資料陳列館、任敖墓、宣務(wù)山石窟、隆堯唐祖陵、堯山城址等旅游景點,有隆堯大蔥、澤畔藕、隆堯羊湯、老炒肉、雞腿大蔥、隆堯辣椒等特產(chǎn),有隆堯縣澤畔抬閣、隆堯秧歌戲、隆堯招子鼓、堯山山口廟會、堯山文化、南魚龍燈等民俗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