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“長寧”名稱歷史悠久,西漢修筑西平亭的同時,在此筑安寧堡,后來為取長久安寧之意,改名長寧堡。此后隨時代變遷,行政區(qū)劃反復變更,但“長寧”之名久興未衰,沿襲至今。
長寧鄉(xiāng)位于縣境東南部,距縣府駐地14千米。人口1.1萬,以漢族為主,還有回、土、藏等民族,回族占總人口16.3%。面積27.2平方千米。轄長寧、王家莊、新寨、下嚴、甘溝門、宋家莊、韓家山7個村委會。民國二十四年(1935年)設長寧鄉(xiāng),1950年仍設長寧鄉(xiāng)劃歸西寧市,1963年又復歸大通縣設長寧公社。1966年合并為后子河公社,1984年改為長寧鄉(xiāng)。
歷史沿革:
1955年2月,將互助縣的長寧等6個鄉(xiāng)與大通的隆旺等3個鄉(xiāng)互換。
1956年,長寧劃歸西寧。
1963年5月,西寧市的后子河、長寧、潤澤3個公社劃歸大通。
2001年10月,由原后子河鄉(xiāng)15個村民委員會、長寧鄉(xiāng)7個村民委員會、元朔鄉(xiāng)4個村民委員會合并為長寧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