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海子溝名字的來源與蒙古人有關(guān)。公元1227年3月,成吉思汗率大軍渡過黃河攻占了西寧城,并將西寧地區(qū)劃給章吉駙馬作為其封地,從此,蒙古人在西寧周邊地區(qū)一直生產(chǎn)生活,蒙古人稱呼的一些地名也被保留下來,海子溝便是其一。海子溝內(nèi)原有一個小湖泊,湖泊周邊的一些地方被稱為海上莊、海南莊、海頭、海莊子等,附近的村民就將“海子”與山溝合稱,叫作“海子溝”,海子溝也成為西寧地區(qū)民族團結(jié)、文化多元的象征。
海子溝鄉(xiāng)位于縣境東北部,距縣府駐地40千米。人口1.5萬,以漢族為主,還有回、藏、土族等。面積104.2平方千米。轄東溝、阿灘、普通、陶家、甘溝、總堡、水灘、楊庫托、萬家坪、景家莊、中莊、王家莊、薛姓莊、大有山、顧家?guī)X、松家溝、黑溝、海南莊、古城溝、東溝腦、溝腦21個村委會。1949年屬三其鄉(xiāng),1951年分建海子溝鄉(xiāng),1958年為海子溝公社。1960年劃歸西寧市,1962年復(fù)歸湟中縣,1984年改設(shè)海子溝鄉(xiāng)。
歷史沿革:
1949年,屬三其鄉(xiāng)。
1951年,分建海子溝鄉(xiāng)。
1958年,為海子溝公社。
1960年,劃歸西寧市。
1962年,復(fù)歸湟中縣。
1984年,改設(shè)海子溝鄉(xiā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