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據(jù)長葛縣志載,城為南北朝時東魏高岳于武定七年(549)圍攻西魏王思政時所筑。初以車廂為樓,故名長廂城。曾名長箱城。隋開皇六年(586)從潁川縣析置長葛縣,設為縣治。1960年縣機關遷往和尚橋,后改稱老城。
2021年10月,南京大學空間規(guī)劃研究中心、阿里研究院聯(lián)合發(fā)布2021年淘寶鎮(zhèn)名單,老城鎮(zhèn)榜上有名。
2020年9月,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(zhèn),老城鎮(zhèn)榜上有名。
長葛市轄鎮(zhèn)。國家重要的精制羊毫生產基地,河南省最大的農用三輪車及其配件集散地。1950年設城關區(qū),1958年改公社,1960年更名老城公社,1984年改鄉(xiāng),1985年建鎮(zhèn)。位于市境東部,距市府7公里,北距鄭州國際機場20公里。面積53.1平方公里,人口5.4萬。京珠高速公路穿境。轄東關、和平、西關、北街、轆轤灣、前白、盧莊、耿莊、打繩趙、三里張、西黃莊、頭堡、槐樹陳、雙廟、尹家堂、臺廟、谷莊、李莊、老路莊、糧斗桑、陳堯、王家莊、菜李、榆園、郭賈、大趙莊、崗張、圪瘩廟28個村委會。鄉(xiāng)鎮(zhèn)企業(yè)有機械、造紙、毛紡、建材、鑄造、服裝加工、新型金屬材料等行業(yè)。農業(yè)主產小麥、玉米、大豆。境內有東魏興和二年雕刻的敬史君碑,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。
長葛文廟戟門
長葛文廟戟門位于長葛市老城鎮(zhèn)第十四初級中學院內,年代為清。二○○九年六月十九日,長葛文廟戟門被公布為第三批許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保護范圍:以文廟戟門墻基外側為起點,向東、西、北各延伸20米,
鐘繇洗硯池
鐘繇洗硯池位于長葛市老城鎮(zhèn)和平街村,年代為三國。二○○九年六月十九日,鐘繇洗硯池被公布為第三批許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保護范圍:以鐘繇洗硯池北側福泉井中心為基點,向東延伸30米,向南延伸40米
歷史沿革:
春秋屬鄭地。
戰(zhàn)國屬韓、魏。
兩漢至隋初屬長社縣。
隋開皇六年(586)至明、清均屬長葛縣,為縣治。
1912年屬第一區(qū)。
1943年大部屬淑圣鎮(zhèn)。
1946年屬圣義鎮(zhèn)。
1948年屬長洧縣,同年復屬長葛縣。
1950年設城關區(qū),屬長葛縣。
1958年改稱城關公社,屬長葛縣。
1960年后改名老城,屬長葛縣。
1971年更名老城公社,屬長葛縣。
1984年改為老城鄉(xiāng),屬長葛縣。
1985年撤鄉(xiāng)設鎮(zhèn),屬長葛縣。
1993年長葛撤縣設市,屬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