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來:因鎮(zhèn)人民政府駐高杰村而得名。
清澗縣轄鎮(zhèn)。1958年建高杰村公社,1984年改鄉(xiāng),1997年改鎮(zhèn)。位于縣城東,距縣城30公里。面積91.2平方公里,人口1.2萬。轄河口、玉家山、張家畔、辛關、李家崖、高坪洼、羊曲山、大有坪、高家洼、南洼里、賀家灣、崖頭、馬其山、瓦窯溝、木家山、白家山、后坪里、高杰村、賀家山、南山里、井家山、后山里、前劉家山、莊頭、麻家山、東白家畔、東連洼、鹿塬、李家也、呼家山、棗坪塌、圪桐洼、袁家溝、井洼山、趙家山、西白家畔、崔家塌、劉家洼、鄧家洼、井家洼、胡昌坪、進士頭42個村委會。農產有小麥、大豆、谷子、紅棗等。1935年冬紅軍東征時,毛澤東作《沁園春•雪》詩篇于該鎮(zhèn)高家洼村。.
袁家溝毛澤東舊居
袁家溝毛澤東舊居位于榆林市清澗縣商杰村鎮(zhèn)袁家溝村。1936年2月5日,毛澤東率領紅軍抗日先鋒東征軍來到袁家村,東征紅軍總部機關隨后也到達這里。毛澤東住在白育才家的窯洞里,親自部署并指揮了紅軍
歷史沿革:
明清至民國初設清澗縣白草一里(里址高家村),轄10甲54村。
民國二十三年(1934年),設高杰村聯(lián)保,轄6保。
同時置清澗縣中一區(qū)蘇維埃政府,轄辛關、崖頭、袁家溝等6鄉(xiāng)。
民國二十九年(1940年)3月,成立清澗縣高杰村區(qū)人民政府,轄8鄉(xiāng)。
1958年9月,成立高杰村公社,轄42個生產大隊。
1984年4月,改設為高杰村鄉(xiāng)。
1997年11月,改為高杰村鎮(zhèn)。